2008年8月19日 星期二

澳洲新媒體藝術發展現況

撰文/攝影 陳永賢Yung-Hsien Chen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系助理教授


首屆台澳新媒體藝術論壇
..「首屆台澳新媒體藝術論壇」(The Taiwan-Australia New Media Art Symposium)於2006年7月19至20日在澳洲國立大學隆重舉辦,由台藝大校長黃光男教授領隊,一行由國內大學相關科系之教授群組成,出席人員包括:陳儒修、廖金鳳、石昌杰、陳永賢、李道明、陳賢錫、張元鳳、張世豪、徐道義、戴嘉明、姚大鈞、詹彩芸等人。為期兩天的新媒體藝術論壇行程主要探討包括:動畫、影片與錄像、多媒體數位內容等領域議題,參與者主要來自台灣與澳洲的學界與產業界人士。論壇內容包括台澳新媒體藝術之探討,包括澳洲電影委員會主席Tom Kennedy的專題演講,以及台灣藝術大學、台北藝術大學、台南藝術大學、政治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實踐大學、世新大學、崑山科技大學的專題呈現與報告。
..
..台澳新媒體藝術論壇」開幕由澳洲國立大學副校長Ian Chubb教授主持,他致詞時指出:「澳洲國立大學和不同國家的大學建立起長久關係,而此次論壇將擴展至新媒體藝術的領域。」此外,澳洲國際教育中心Susan Bennett女士也強調,數位內容產業的發展,其廣大產值的開發有賴於台灣與澳洲藝術家共同研發。論壇演講者包括台澳新媒體藝術專家,澳洲新媒體藝術單位代表如:澳洲動態影像中心、澳洲藝術與科技網域、d/Lux媒體藝術、澳洲電影委員會、澳洲國立大學新媒體藝術中心和澳洲CRC互動影像中心等單位的相關人員出席。
..
..2006台澳新媒體藝術論壇」之綜合討論時間,雙方代表團提出一致的共識與目標,對於台澳兩國在新媒體藝術領域的合作關係,初步構想包括下述要項:持續辦理新媒體藝術論壇、雙邊分享實驗室與合作研究計畫、舉辦新媒體藝術展覽活動、建立數位內容相關資訊之聯絡網等,以期達到台澳兩國新媒體藝術領域的實質交流。
..
..
澳洲新媒體藝術教學單位
..(一)雪梨科技大學:位於雪梨市中心的雪梨科技大學(The University ofTechnology, Sydney)是一所綜合大學,分別於資訊科技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設計建築與營造學院開設有關互動式媒體藝術、影片製作與電腦動畫等科系。例如在資訊系統學系中特別成立了「創意與認知研究室」,致力於互動式影音、聲音藝術和創意媒體等實驗。如主持該研究室的Ernest Edmond教授所說,他們帶領博碩士生應用程式設計原理,進行各種有關人機介面與身體感應等不同的創作,試圖開發新媒體在這方面的可能性。此外,媒體藝術與製作學系則是以傳播與文化研究為核心課程,他們開設有關媒體藝術製作、新聞傳播、資訊管理、社會調查、文化研究等課程,以期學生能在具有人文素養與批判能力的薰陶下,製作具有個人觀點的劇情片或紀錄片創作。再如,平面設計與視覺傳播系,則致力推動傳統動畫、2D電腦動畫及3D電腦動畫的技術和創作實現。特別一提的是,此校也開設數位建築課程,透過電腦動畫處理進而建構新的建築形貌。
..
..二)澳洲電影電視廣播學校:成立於1972年的澳洲電影電視廣播學校(TheAustralian Film Television and Radio School, AFTRS)是一所以培訓電影電視製作人才的技職學校,隸屬於澳洲政府傳播部門。該校校長Malcolm Long指出,隨著時代腳步,電影製作必須朝向數位媒體產業的目標前進,因此該校稟持著師徒制(Mentoring)、合作(Collaboration)、拍片(Production)等原則,從事培育最頂尖的導演、數位內容創作者、製片、編劇、攝影等人才專業訓練而努力。其教學設備宛如一間大型製片公司,如專業攝影棚、道具間、錄音室、剪接室等,而拍攝器材則含括16釐米、35釐米和DigiBeta,並積極增添HD掃瞄與紀錄等設備。同時,他們也精心規劃在職進修訓練專班,提供相關產業工作人員進修,以獲取最新知識和相關技術。
..
..三)澳洲國立大學:位於坎培拉的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University),該校設有新媒體藝術中心與計算機科學系,從事媒體藝術的研究、創作與推廣。在新媒體藝術中心的課程規劃上,分為數位藝術與新媒體藝術兩大區塊,數位藝術的核心課程有:電腦動畫(Computer Animation)、互動數位媒體(InteractiveDigital Media)、電腦音樂(Computer Music)、數位影像(Digital Video);而新媒體藝術的核心課程包括:數位人文(Digital Humanities)、電影媒體(Cinemedia)、新媒體表演(New Media Performance)、電訊新媒體藝術(IT in New Media Arts)。該中心主任Eleanor Gates-Stuart表示,其教育課程以專才專業的訓練方式為導向,並強化藝術層次的人文修養,讓學生同時擁有精良技術與藝術觀念。此外,該校計算機科學系目前正研發一套簡易的眼球追蹤系統,藉由快速移動影像搭配虛擬實境系統,以3D互動式虛擬實境劇場概念進而創造新穎的影音機制。
..
..四)澳洲迪肯大學:位於墨爾本的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創立於1976年,由戈登科技學院(Gord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維多利亞州立學院(StateCollege of Victoria)合併而成,之後在90年代又與數個高等教育機構整合,發展迄今成為澳洲頂尖的綜合性大學之一。在新媒體藝術教育課程方面,包括互動媒體、當代媒體藝術、藝術創作、電腦遊戲、電腦動畫、資訊傳播等相關科系。因應新媒體藝術製作與技術整合,該校目前建立一座南半球最大的影像擷取攝影棚(Motion Capture),試圖發展出影像拍攝與後製處理的特色。特別一提的是,此次參訪時,迪肯大學與台藝大簽訂姊妹校結盟之備忘錄,奠定日後雙邊交流契機。
..
..
澳洲新媒體藝術研究中心
..(一)澳洲藝術與科技網域ANAT:成立於1988年的澳洲藝術與科技網域(Australian Network for Art and Technology),其主要目標在於提倡新媒體藝術的研究開發,每年舉辦活動包括:藝術論壇、媒體藝術展覽、平面與網路出版品等事宜,他們也接受委託進行媒體藝術創作、專業評論和專題研究。同時,該機構逐年舉辦媒體實驗室觀摩,藉以提昇參觀者與創作者彼此對科技藝術的新知交流。此外,執行長Melinda Rackham博士指出,ANAT在澳洲的新媒體藝術研究上也扮演科學家與藝術家合作的聯絡橋樑,例如他們建構一套完整的資料庫系統(Synapse),以此作為藝術界、學界、產業界之交流窗口。
..
..二)d/Lux媒體藝術:位於雪梨的d/Lux媒體藝術(d/Lux Media Arts)創立於1980年,是一個推動新媒體藝術的組織,他們每年舉辦三次大型活動,包括未來影像(Future Screen)、d/Art藝術節、開放工作室等,旨在推動新媒體藝術創作人才,以及培養各階層的觀眾群。d/Lux負責人David Cranswick表示,日後新媒體藝術所面臨的挑戰是值得期待的,例如如何克服類比與數位之間的衝突性、加強政府的補助機制、提升政府部門對產業重視,以及尊重新媒體藝術之創意智慧等。現今澳洲新媒體藝術的方向已經從適應科技到重視媒體藝術美學的階段,以地區性而言,雪梨當地與媒體藝術的組織是多元的,相關單位包括:雪梨中介媒體網絡(Sydney Intermedia Network)、澳洲互動媒體產業協會(AIMIA)、澳洲藝術與科技網域(ANAT)、亞太多媒體藝術(MAAP)、伯斯電子藝術雙年展(BEAP)、行動產業與內容產業發展團體(MICIDG)……等。
..
..三)澳洲動態影像中心ACMI:澳洲動態影像中心ACMI(Australian Centre for theMoving Image)以建構媒體動態影像資料庫為其目標,如電影、錄像、動畫、遊戲等元素構成的作品,都是他們蒐集整理與研究分析的工作重點。以遊戲產業為例,凡是透過程式設計並結合3D虛擬實境、電腦動畫之遊戲引擎所製作的電腦遊戲,已經成為時下流行的的數位產品。無論是在不同屬性類型,如思考型遊戲、互動性遊戲、手機遊戲、部落格遊戲、廣告遊戲等均是一種遊戲玩家與創作者共同建立的產物,甚至他們也進一步採用遊戲引擎來開發即時電影,成為創新媒體的下一波熱潮。因此,ACMI的策展人Helen Stuckey指出,澳洲對於電腦遊戲、手機遊戲、電子遊戲等需求日益擴增。例如他們委託遊戲製作公司(Selectparks)所開發的虛擬空間互動遊戲,受到極度歡迎,可見未來之電腦遊戲市場,有很好的發展空間。
..
..四)澳洲互動設計研究中心ACID:成立於2003年的澳洲互動設計研究中心ACID(Australian CRC for Interaction Design)是由昆士蘭科技大學創意產業研究與應用中心所延伸的研發單位,其主旨在於溝通社會科學、藝術與科技之間的對話,從理解、設計、使用、評估等過程,強化生活上的實際應用。其研發成果在CHI、PDC、DIGRA、SIGGRAPH、Ars Electronica等世界各地重要國際研討會上發表,具有高度成效。該公司的Andrew Brown經理表示,他們是一個以使用者為導向的研發機構,在研發與評估的實務運作上提出符合現實狀況的解決方案,其成功案例如:移動式數位藝術、虛擬遺產資料庫建置(如澳洲原住民數位歌詞資料庫、文化遺產資料庫)、SenseMix應用與相關出版品等,研究成果產值高達五十萬澳幣。
..
..
澳洲新媒體藝術發展特色
..澳洲新媒體藝術受到政府單位正面重視,以專業分工方式建立系統結構,由學校單位負起教育栽培與藝術、技術訓練;研究機構專職論述與相關分析研究;地方性組織團體負起推館與宣傳,並且將新媒體技術表現應用於日常生活,如澳洲國家藝廊的多媒體展示和數位典藏計畫,以及民間企業的產品開發等相互配合。此一系統性擴增原則,成為澳洲新媒體藝術領域的一大特色。
..
..澳洲政府不遺餘力地對保存電影、電視、廣播、錄音與文化遺產做出最大貢獻,而今更致力於擴展新媒體藝術之數位電影、錄像、電腦動畫、互動式媒體、人機介面、虛擬實境、電腦遊戲與數位內容產業之結合,這些努力與成果是值得肯定的。
..
..整體而言,新媒體藝術之發展具有幾項因素,包括:有創造力的媒體藝術家、有完整的器材設備、有規劃的教育系統、有專業的展示機構、有理念的國際交流等,建構群組觀念的統合性思維,方能吸引更多對新媒體藝術產生興趣的群眾。雖然,台灣目前的新媒體藝術環境和澳洲現況相當接近,不過,他山之石可以提供我們作為本地開發與研究之參考,作為日後力求進步之借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