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ey Meziane
崔西梅斯恩
新媒體藝術中心
國立澳大利亞大學
Acton, 2600
澳大利亞
traceyb@byte-time.net
.
.
摘要
..本報告重點在討論有關線上郵件名冊編列與獨立新媒體,並重整特殊原因的激進分子相關事件。特別地,著重於澳大利亞難民激進份子運動。
..
..本報告的論體針對幾個問題。例如,分析整理抗議的方式(在網路上)是需要煽動性的嗎?此外,線上獨立媒體報告這些事件的方式也可以視為違反2005年設定的反恐法規 嗎?
..
..2006年2月,我主持一個有關 空中編錄的討論會,強調暴動對藝術家與激進份子的影響。一些討論包含在本人報告內因為它與澳大利亞難民激進份子運動有很大的關聯。
..
..
引介
..為就有關難民激進份子運動如何與為何發生方面,能有一些來龍去脈的痕跡可循,澳大利亞法律要求拘留所有無合法簽證留在澳大利亞的市民(不合法的非市民)。如此表示移民官員,除了拘留無簽證(偷渡入境)進入的或有簽證而後來簽証過期或取消(授權入境)不合法的人以外,別無他法可選擇。澳大利亞法律對居留成人與小孩無清楚的區分。(瑞歐可HREOC 2004 年)
..
..強制拘留法令在1992年,因兩黨都支持而通過。由於經過過去幾年,越南中國與柬埔塞等難民非法湧入,而提出了此法規。法規特別不讓司法審判, 但居留期限為273天。
..
..1994年,基提(Keating)政府通過新法規,擴大強制拘留適用範圍,並取消273天期限。此擴大建立了無限拘留基礎。
..
..強制拘留,一般還加上尋求政治避難者的問題,從2000年到2002年,一直都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社會、政治問題。在這段期間,也有兒童落水事件,坦帕市事件,斯伊夫X(Siev X)號的沉沒(在此,353人淹死)以及烏梅拉(Woomera)拘留中心的絕食抗議。在2001年,國家大選期間,它是個重要的議題。
..
..回溯到2002年,目前關閉的烏梅拉(Woomera)拘留中心發生一場抗議事件。此抗議是源自於2001年較早的抗議,當時使用郵件與郵件名冊,當作散佈有關抗議資訊的工具。2002年在烏梅拉(Woomera),一些,拘留的尋求政治避難者,經激進份子協助,在圍牆確實倒下後,從圍牆逃出。許多激進份子被逮捕,而尋求政治庇護者回到拘留中心。
..
..
起因
..
..拘留兒童對難民與人權提倡者一直是個重要的焦點。一個瑞歐可HREOC 對兒童拘留的調查在其報導中,有下列一段話:
..當兒童無簽證進入澳大利亞並尋求庇護時,他們被要求拘留的時間遠超過收集有關庇護要求、健康、身分或安全問題等資訊所需花費的。根據1958年移民法,對此類拘留無時間限制,而只有很有限的法院再審才可以適用來解除。(瑞歐可HREOC, 2004年) 自從1992年變更法律,以便安置強制拘留中的政治庇護者(有時稱為船人),一直就有激進份子活動,在社區內發生,要求取消這些法令。
..
..
藝術家反應
..
..作為一位藝術家,有著過去奎斯蘭(Queensland)反種族主義激進份子的糾葛背景,我發現坎培拉(Canberra)難民激進份子是ㄧ群對人權與社會公義有同樣關心的人。
..
..與難民行動集團坎培拉分部聯繫,使我在2001年與5個其他坎培拉激進份子,坐在裝滿來自雪梨與墨爾本的人的包車上,前往烏梅拉拘留中心。
..
..那天我所目擊的後來我的態度深刻影響到媒體。主要這是因為我看到此抗議如何在主流媒體內被報導。那天晚上在電視新聞節目上,我所看到的故事,與我當天看到的完全不同。為了對電視報導提出反應,我寄了一封郵件給Nettime編錄,概述我在烏梅拉所看到的真相。此編錄我的張貼引起許多回應 - 有些對編錄,而其他對我本人 –感謝我所提供的說明。
..
..此事件對我的創作能力方面也有重大 持久的影響因為我了解到網際網路的潛在力量,共同媒體的描述,對一個議題,可提出擇一的觀點。在此抗議行動的同時,我正利用超文件,以開玩笑的方式 -- 藉瀏覽線上恆等來構建故事 。不過,這個之後全都改變了。
..
..當我回到坎培拉時,製作了一個網站,提出了我那天的經驗。名為羞恥的高速資訊通路是我早期的博士論文的部份,主要作用在當作C理論多媒體”3號有線 遺跡” 其中的部份。
..
..大約在我進行此計劃的同時,其他藝術家也正進行提醒有關強制拘留中的人之苦難。例如,麥可帕爾(Mike Parr)表演靠近營地,強調拘留人自殘方式,以及他們拘留中傷口無法經醫生嚴謹地治療等事實。亞當吉里(Adam Geczy)記錄下列一段話:
..
..帕爾(Parr)對藝術有清楚的自我聚焦的方式,並給予其作品自傳式或自我指示的主題。他的表演常儀式化與形式化不安目的在超越其身體脫離形體的限制。(吉里Geczy, 2001年:43)
..
..在開始的時候,帕爾進行形式的模仿與表現拘留人殘害自我。不過,這不是重點。帕爾的表演,以及難民同住人縫嘴唇,利用身體當做反抗權力關係的場所。在此情況,使身體蒙受權利否定的權力制度,限制與壓抑有形的身體,且因此也直接影響它,即是澳大利亞政府法律與移民政策。
..
..遠離建構戲劇性減輕難民的情況,然後帕爾的表演顯示表演的受傷身軀就是政治迫害行為,而且能吸引注意權力者建立它以及它的抵抗。(歐斯丁Austin 2005年)
..
..帕爾與難民身軀上暴力的”銘刻”兩種同時象徵權力的效果與它的抵抗性,藉著改造他們的身體與闡明他們身軀受到權力因素的壓抑與禁止,表演的難民的身體與帕爾的身體抵抗權力的作用,並突顯它們。帕爾身體結合著身體文字銘刻與權力政權賦予 的身分等兩者(艾利恩Alien在其大腿上的字),使得權力作用顯著且實際。
..
..帕爾(Parr)與難民同住人受傷身體的表演,展現出澳大利亞文化中,移民政策的野蠻、殘酷,及其對難民拘留者自由的無理否定。(奧斯丁Austin 2005年)
..
..我們全都是船人(We are all BOAT PEOPLE) is為一個集團,總部設於雪梨,使用”大船”的大規模設計 (裝載早期殖民者與囚犯到澳大利亞的船),強調對目前”船人”待遇的反諷。
..
..他們也有效地利用網站,散佈激進份子資料,以”工具箱”方式,免費下載。
..
..
烏梅拉,2002年
..2002年烏梅拉抗議事件啟動了一個每年復活節到百思特(Baxter)烏梅拉(Woomera)與其它拘留所等之旅。2006年的抗議事件在雪梨,費拉烏(Villawood)拘留中心發生,而2007年抗議發生在吉瑞比里(Kirribilli)機構 – 澳大利亞總理約翰侯沃德(John Howard)的家。
..
..烏梅拉2002(Woomera 2002)以策略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全球網(the WWW),宣導抗議,並組織抗議的邏輯與實際的面向(同時也因聚合與自動游牧節慶而廣為人知)。
..
..此抗議活動對全世界難民激進份子而言,具有強力象徵性價值,因為尋求政治庇護者能逃出來。它也是個有名的事件,因為烏梅拉拘留所的圍牆確實地倒塌。在邊境管制為全世界政府主要關注之事的此時,這裡有一個範例,人們如何能自圍牆兩邊突破障礙。
..
..激進份子利用行動電話與膝上型輕便電腦傳遞資訊給印第多媒體(Indymedia)及其他網際網路新聞來源。
..
..其它新聞站自這些網點取得資訊- 例如,瓜狄恩(Guardian)與紐約時報兩者便自Boom!An Interplay of Fast and Frozen Permutation in New MediaTaiwan-Australia New Media Arts Exhibition 127印第多媒體(Indymedia)取得有關烏梅拉2002年(Woomera 2002)抗議活動的資訊。這些影像來自德國激進分子網站。
..
..早期抗議,最大部分為1999年的希圖(Seattle)抗議以及墨爾本的S11,是市民發表網站Indymedia(Indymedia)的發射賽。
..
..
暴動、藝術與激進主義
..我考量以與難民激進份子運動有關的煽動言論為基調的起因是由於烏梅拉2002年事件。. 就逃脫與居留所圍牆倒塌角度而言,此抗議活動不僅是意義重大;因為此事件在網際網路上報導層面,故它也是相當地具有深度涵義。激進份子線上報導警察與ACM暴虐行為,給予世界對政府認可的共同媒體報導外,另一個選擇的影像。
..
..
我想對詞彙暴動提供一個定義:
..
定義
暴動任何妨礙和平領域或製造叛亂的行為。
有一系列的方式,以此方式,暴動在線上或非線上都可對激進分子的工作產生作用:
參與線上環境爭論可能視同暴動
組織抗議活動也可能算是暴動
..
..2005年,顯然地從其他編錄(纖維文化Fibreculture, 網絡時報Nettime)上的張貼,熱烈討論編錄會員所十分關切的那時提議變更法律的事。雖然澳大利亞法律有變更,但有些國際競爭範圍內,有些案例仍優先於這些關注。
..
..例如與來自評論藝術劇團(CAE)史提夫克茲(Steve Kurtz)美國進行的法院案件,特別就有關於審查制度與藝術家限制的議題,探討其作品中政治與文化意義的論題。
..
..在纖維文化(Fibreculture)上有關提議的法律之討論與爭論,在2005年達到高峰。 這些法令在參議院通過後,有關這些編錄的爭論才幾乎停止。
..
..當安皮瑞(-empyre-)在法令執行後,在纖維文化(Fibreculture)上,接近一些暴動討論的貢獻者時,對進行此話題有一些勉強。給予這些新法律一些涵義,可認知到人們很遲疑對賠償的情形給予評論。
..
安皮瑞(-empyre-)有關暴動的討論
..在安皮瑞(–empyre-)上的討論提供一個範例,即一個範圍背景與地位的人,如何能從不同地位,而具公平授權地討論共同利益的主題。此暴動主題也給機會予一些激進份子及藝術家去呈現事件的範例,法律後來的變更受到這些影響很大。
..作為安皮瑞(–empyre-)編錄的主持人,我們每個都要負責每個月一次要安排主題與來賓。我對此編錄扮演的角色為代表亞太地區以及我賦予任務尋找一個主題其焦點在2006年二月地方議題上。
..
..
這裡有一段討論的訪問:
..本月安皮瑞(–empyre-)上,本討論著重在法律詞彙term暴動以及其對全球媒體與文化的政治影響。我們本月的來賓:評論藝術劇團(Critical Art Ensemble (CAE))成員,路西亞桑門(Lucia Sommer)與克雷爾皮特都斯特(Claire Pentecost美國)、尼古拉魯斯(Nicholas Ruiz,美國)、大衛斐勒(David Vaile,澳大利亞)及班舒爾(BenSaul,澳大利亞) 。
..
..2005年12月反恐主義法案透過澳大利亞國會催生而出。此法規符合文化界與言論自由提倡者的熱切關注。2005年10月27日新南威爾斯大學的柯瑞斯坎農利(ChrisConnolly)在一篇參議院法律與憲法委員會協議文內概述許多有關暴動的議題。在其附件,”藝術內的暴動”內,他評論暴動法律最為人知的使用是在1950年代,在美國麥卡錫主義的期間。
..
..這引導我們往那裡?2月的安皮瑞(-empyre-)提出這個問題。作為藝術家與文化製作人,我們正失去了權利,來自我表達與評論社會狀態嗎? (班森Benson, T. 2006年)
..
..
..我想了解對於最近法律的變更感覺是什麼,也想知道是否其他藝術家與激進份子像我一樣分享相同的關懷。
重要內容:在安皮瑞(–empyre-)其中一篇尼古拉魯斯(Nicholas Ruiz )評論有關此法令的模糊性質並說明在美國愛過這法案內無此類型的條款。他說:
..
..很有趣的注意美國愛國者法案與2003年提議的國家安全加強法案(美國愛國者法案II—根據其pdf.檔案,自動搜尋--)兩者在一個案例內都既未包含字眼”暴動”也無”叛國罪”!
魯斯也對”暴動”與’”叛國罪’”提供一個定義:
暴動 – 來自拉丁文,seditio- “進行分離”….
叛國罪 – 來自拉丁文-- traditio ,”面交”…
..
..因此,我們有”進行分離”與形成對比的”面交”。主要的意思是:暴動不是叛亂,雖然在最近統治時常使用此類措詞。至於”面交” 如同叛國罪意味揭露秘密。政府似乎逐漸趨向於監督與懲罰”分離”與”面交”,彷彿它們是相同事件。
..
..另一個安皮瑞(–empyre-)的來賓,大衛斐勒(David Vaile ),一位異度法專家,表達這些重要事件在隱私議題上:
..
..作為一個隱私提倡者,我的主要內容是有關心的反恐法與其相關的人們的想法,實際上,不可能知道一個人現在甚至未來都在想什麼…。我確實無法知道5分鐘內我將做的更遑論5個月的。然而,像澳大利亞內的政權提議拘留,無須指控、檢驗的證據、審判/應有的程序或甚至能讓家人知道你失蹤等,是根據監督的角度,此角度有足夠的確定度,作為此類極端無贊助的法案來對抗個人。
..
..因此,它必須監視,更好地不用法院命令或搜索令。雖然臨時的監督無法充分,它必須有很多的監督。但再多監督也無法運作得好(企圖在不可能的對象上)。
..
..
..因此有兩個選擇/邏輯:
..理性的:此很難發生作用,試試其他的
..或者惡意的:這也無法起作用因為我們做得不夠徹底。必須在努力試試。必須有更多的監督,直到每分每秒,無需限制或審核。.
..後者顯然地讓人提心吊膽且基本上就我們所知是對隱私保護最完整的攻擊(那個在美國辯論的利害)。
..編錄成員基安尼瓦西(Gianni Wise)總結藝術家的許多議題:List member GianniWise summed up many issues for artists:
..
..在這些不確定的年代必須要問的另一個問題就有關藝術家而言是如果基金發生的事情就是政府會否使之支離破碎?如何將此反映在由藝術基金機構所做的個人決定? 再次地共識的妄想困擾著我們…(基安尼瓦西Gianni Wise)
..
..
另一個本討論接觸到的相關議題是藝術家與激進份子自我檢視作品與意見的真正問題唯恐報復像拒絕基金的存取;被起訴與受安全機構監督等。
..
..
結論 –相關議題
..總之,我要指出一些本說明所提到的一些問題:
..首先,難民紀念碑由於新法令而慢慢消失嗎? 還有除了此運動暫時失去其動量的感覺外,對於難民激 進份子運動方面,反恐法並沒有任何輕易可定義的效果。
..
..我提過的一些電子郵件編錄與網站在討論中已大量減少,且爭論有關人權議題,特別來自過去兩年澳大利亞參與者。
..在2006年,難民支持者有一個小贏面 – 擊敗澳大利亞國會的提議,變更管理境外難民的法令。
..最後,重要的是保留人權腐蝕的警覺 -- 不只是對因移民拘留而無法定身份的人;同時還有我們自己。
2008年8月17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