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
創作計畫書指導老師:林珮淳 博士
.
.
《擦布》跨領域藝術「影像與舞蹈」之創作與研究
.
.
《Rubber》A Creation and Study of Image and Dancing in Interdisciplinary Art
.
.
研究生:曾 于 真
撰中華民國九十七年月
.
.
.
摘 要
.
.
.
.
.
..創作的可能性從單一媒材演化到多媒材整合,因此當代的舞蹈表現不僅止於舞蹈肢體的表演,尚包含舞蹈與影像的結合,華格納(Wagner)提出的總體藝術(Gesamtkunstwerk)一詞,在當時已經形成了不同領域的合作,如結合歌、舞、劇之元素的總體劇場,總體劇場看似結合許多不同領域,但大多數是使用多種領域去輔助某一領域,而創意中心則主要還是以導演為主。現今,舞蹈與影像的結合不再是某一領域獨大,而是讓不同領域之間形成對話,相互反映出主題與激盪出更多的創意,跨領域的創作方式已漸漸成為藝術創作的趨勢,使得藝術的展現方式更為多元、更具創造力,然而,跨領域的創作方式尚在啟蒙階段,仍有許多的可能性值得我們不斷深入去探討、實驗,也因此,本論文將先從跨領域創作之歷史脈絡、特性、舞蹈與影像團體做介紹,探索舞蹈與影像的表現,之後再以實際的跨領域創作經驗,延伸至本論文《擦布》的創作中。
.
..舞蹈肢體一般代表心靈的表徵,而舞蹈肢體的表現和文字、影像的構築一直給予創作者豐富的心靈涵養,文獻探討由跨領域創作出發,第一階段記錄了跨領域創作的過程,並將其中有效的經驗實際融入第二階段的《擦布》創作中。而本論文的《擦布》是一部結合舞者表演、實景拍攝、Flash動畫、平面設計的跨領域表演方式,藉由擦布的彎曲、彈性等特性與創作中的舞者表現做一反映,並以馬戲團的風格建構出影像的基調,將擦布擬人化、舞者擬物化,呈現如馬戲小丑般的幽默,最後以背投式投影的方式與舞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將之公開發表。
.
.
關鍵字:跨領域藝術、跨領域表演團體、劇場美學、表演美學、新媒體、現代劇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